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章 金匠共济会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只要开销不超过这一模型中的钱息增长,美国就可以通过黄金本身的升值,与钱息不断滚动叠加黄金储备。

    美国当年通过马歇尔计划,IMF世界银行等等把贷款放出去,利息拿回来,就是按照这个很简单的模型来运作。

    但是,美国的储备黄金是不离开境内的,连美元纸钞都不出去。

    即便别国的美元储备,储备的是美国国债。

    别国央行账面的美元储备,就是在美联储开个美元账户,钱就在账户上,键盘一敲的事。

    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,美元与黄金挂钩,国际结算交割的就是黄金,很大一部分就在美国交割。

    即便美国后来因为享乐,越战加冷战,导致开销超过钱息,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于七十年代瓦解,从追求出口大于进口的模型,转为了输出通胀的模型。

    但是,当年习惯在美国交割的各国黄金,仍然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,从来没有离开。

    德国黄金储备的四成五,就在那里。

    可是,这笔黄金不见了。

    纽约的金库是可以随意让人看的,就在那里,怎么不见了?

    这就是魔术,就在那里,但就是不见了,德法想要要回自己的黄金,对不起,你拿不走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?就是储备不够呗!怕挤兑嘛!储备行不是商业银行,不是风险投资银行,储备行是保险箱,是桑拿放衣服的柜子,洗完澡衣服没了算怎么回事?

    如果保险箱里的东西都不让取,只有一个可能,账被洗了,库里黄金不够。或是被挪用,或是亏掉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另一笔消失了的黄金。

    这些消失了的黄金,很大一部分,就在私人储备行里。

    因为可以让黄金消失的大魔术师,最会攒黄金的能人异士,即便各国央行行长存私房钱,最信任的还是信誉以世纪论的家族式保险箱银行。

    爱尔摩大大小小三百多家,历史最少两个世纪的私人金铺,私人保险箱,存的就是这笔消失了的黄金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欧美可都是私人银行啊,西欧各国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多,多不过私人银行的地窖。

    爱尔摩这样的金匠共济会,可不是一个哦。

    这,才是所罗门的宝藏!

    金融就是金融,财帛动人心,满地窖帮人存的黄金,不动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但是,私人是讲信用的,会自我克制。

    就连北宋益州的交子,本来在民间的信用很好,但就是被朝廷一收上去发行权,马上就是王小二过年了。

    美元的坚-挺,与美联储是私人银行联盟不无关系。

    如果给小布什随意发行美元的权力,试试。

    你敢给他印钞机,他就敢让印钞机日夜不停,把美元干成津巴布韦元,美国梦!

    私人的美联储,猛一听是阴谋,是邪恶。但正是它的邪恶,捍卫了美元的地位,祸害了世界,造福了美国人民。

    因为私产亏的是自己的,美联储的股东们会把美元当身家性命。

    如果央行是财团的,财团同样不敢对货币掉以轻心。

    财团就是私人家族组成的,砸了就成破落户了。

    爱尔摩的一堆私人金铺是一样的,有贼心没贼胆,几百年的家族信誉,不能乱来。

    他们是不能发钞票,去放贷去经营的,他们只是看守保险箱里死物件的守陵人。

    但是,守着一堆黄金,让一堆男人守一堆法老的嫔妃试试?明知动了就死,本能克服不住。

    又想动又怕死,就会把目光投入到风险无限趋于零的钱生钱方式。

    有没有这样的方式呢?

    有的!

    大众最熟悉的杠杆担保,就是其一,只作为担保金的提供方。

    在银行层面就又是另外一种无风险担保。

    这种担保,就是“展览式担保”,就是放在纽约储备行里能让大众看,但就是不能动的黄金。

    纽约储备行储存了世界四分之一国家央行的黄金,它都怕挤兑。遍布世界的私人银行,更怕。

    金融就是信心,怕的就是大众对发钞行的信心不足,有多少可以让大众看到的黄金储备,大众就有多少信心。

    不能动没关系,真假不重要,骗过大众的眼睛,就行了。

    变一个魔术,让信仰自生!

    正如董卓进京,三千人马进,一千偷偷出城再进,不停的进。大众眼睛看到的“真实”,就是源源不断的兵马开进了京师。

    这就是魔术,这就是为何纽约储备行的黄金,明明就摆在那里,却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