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一章 狂生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外黄邑的本名是黄邑,原本是宋国的一个边陲城邑。四十六年前,齐湣王派遣将军韩聂举兵攻灭了宋国,占领了黄邑等地,却招来了其余诸侯国的嫉恨。两年后,燕国上将军乐毅统率燕、秦、楚、韩、赵、魏六国军队大败齐军主力。之后齐国一蹶不振,便把黄邑等宋国西部的土地割让给了魏国,魏国由此建立了大宋郡。

    在魏国北部的河内地区也有一个黄邑,为了区别两个城邑,官府下令,河内地区的黄邑名称变更为“内黄邑”,原宋国的黄邑则成为了“外黄邑”。

    我一边驾车,一边感受着历史的沧桑。

    一百多年前,齐军趁魏军主力在新郑与韩军鏖战之际,挥师西进外黄,直逼首都大梁。太子申与魏将庞涓慌忙调出军队去抵抗齐军,结果却在马陵中了齐军的埋伏,伤亡惨重至极。马陵之战后,魏军精锐丧失殆尽,从此魏国也开始衰落下去。

    我驾车缓缓进入了外黄邑的东门,眼前尽是老旧的街道和低矮的房舍,显得死气沉沉。难道越靠近大梁的城池就越无生机吗?外黄的破落似乎印证了大魏的日渐衰败。

    此时大约到了午时,时间尚早,于是我驱车绕城内转了一圈,希望发现宁陵君等人的踪迹,却一无所获。因此,我决定先住宿下来,再徐徐图之,反正阿蕾跟着宁陵君他们又不会有性命之忧。

    吃完午饭后,我没有丝毫睡意,便信步走到街上,想近距离感受一下这座城邑的衰落。从驿馆向西大约一里地路,就能看到外黄邑的官衙,其修建规模和寻常富贵人家的房舍并没有太大区别。如果不是朱门上方悬挂的一块写着“明镜高悬”字样的牌匾,再加上站岗的士卒,我不会认出这就是外黄的权力中心。

    奇怪的是,驿馆和衙门之间的道路确很干净、整洁,仿佛刚刚打扫过,居然比丰邑还赏心悦目三分。当然,不会有人中午打扫卫生,那么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,不是外黄令为了迎接上司检查,就是外黄令治理有方。我从心底深处希望是前者,因为这“上司”可能就是宁陵君等人;如果是后者,则说明外黄令不是一个庸人。

    俗话说,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。这话说得有些想当然,如果准确地用在此处,应该是“一城不扫,何以治此城”。

    虽未谋面,我的心里却多了对这位外黄令的钦佩之情。

    我走到官衙对面的一个茶馆面前,向佣者要了一壶淡茶,然后自斟自饮起来。我心里考虑着下一步的详细计划,眼睛看着窗外的风景。

    忽然,一阵苍劲有力的歌声传来,“一人我饮酒醉,醉把那奸臣来诛杀……”歌声到这里便戛然而止,然后一个背着酒葫芦的高大身影走了过来。这个中年人大约三十多岁,身长八尺,魁梧异于常人,腰间悬着一把佩剑,眉宇之间透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狂傲与放肆。

    茶馆主人急忙从里间走出,脸上堆着笑说:“狂生光临敝馆,蓬荜生辉啊!阿贵,赶快给先生找一个干净的地方饮茶。”

    那个叫阿贵的佣者急忙跑去安排座位和茶水,但是中年人却指着我对面的座位说:“不用了,我就坐在这里。一个人饮茶太孤单,我就和这位小兄弟畅谈一下人生。”

    接着,中年人便像簸箕一样坐在了我面前。如果我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,说不定就要抽出捡来,把中年人捅个透心凉,因为他这种不雅的坐姿实在很不尊重人。然而,人在江湖飘,岂能任凭自己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